馬云是出了名的“越挫越勇”的代表。早年的創業經歷磕磕碰碰,成立翻譯社,經營小商品……一直到他接觸互聯網,才算真正確定了一個發展的大方向。在他成功之前,也許在外人看來這么做很“不靠譜”。但是現在,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樣,聰明人都離開了,剩下的成了富翁。
馬云內部講話:聰明人都離開阿里了,剩下的成了富翁
聰明人先離開了,剩下的成了富翁
創業者如何將公司慢慢做起來,做好、做強、做大?最近,我覺得自己的名氣大了起來,特別是上市以后,人們看我的眼光不對勁了,大家覺得阿里巴巴怎么這么厲害,馬云怎么這么厲害。在取得了一點成績以后,我們可能會忘掉自己是誰,因為我們年輕,我們是平凡人。創業的時候,我不斷提醒自己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2014年)11月6日阿里巴巴上市的時候,大家覺得阿里巴巴真的很偉大,怎么會有這么高的市值。對我來說,11月6日跟11月5日是一樣的,我沒有覺得自己有怎樣的變化。
上市前后,我將阿里巴巴五年以上的員工聚集在一起開了個會,我問了他們一個問題。我說,阿里巴巴有這么多百萬富翁和千萬富翁,在別人眼中,我們很成功。為什么成功?因為我們比別人勤奮?我看不出來,雖然我們很勤奮,但這個世界上比我們勤奮的人很多。因為我們比別人聰明?我看未必,四五年前我們招員工很難,現在招員工很容易,街上會走路的人都被我們招來了。我們不勤奮,也不聰明,結果我們這些人都變成了富翁,是什么原因?因為我們的運氣好,我們其實很傻。七八年前,很多人加入了阿里巴巴,一些聰明的人認為公司給的機會很少,被別的公司挖走了,或者自己創業,收入和待遇提高了。剩下的人不聰明,沒有人來挖,結果五年以后,回頭一看,我們居然變得這么有錢。
阿里為何只搞七家公司?因為管理能力是有限的
做企業一定要專注。為企業制定戰略目標,絕對不能超過三個。超過三個,你就記不住了,員工也記不住。每年定目標,確定三個最重要的,第四個就砍掉。
阿里巴巴為什么目前是七家公司,而不是八家?一個人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最多只能管七個團隊,七個以下沒有問題,超過七個,一定會產生問題。
對于小企業來說,戰略就是“活下去”。要活下去,你必須想清楚三件事情:第一是你要做什么,第二是怎么干,第三是干多久。有些人創業,兩年之內如果沒有做起來,就會對以前的決定感到后悔。阿里巴巴能有今天,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只做電子商務,沒有進入其他領域。當初為了活命,或者為了早點上市,或者為了套現,我們完全可以進入短線或游戲領域。但是,我很害怕起大早趕晚集,所以我跟自己講,反正已經九年了,我不在乎再熬九十年。有這樣的心態,才有可能往前走。“永不放棄”誰都會說,關鍵是:真的撞頭后,你是否會放棄。
這話我自己有很深的體會,創業要成功,就要永不放棄。大家都認為中國不可能搞電子商務,沒有誠信體系,沒有銀行支付體系,沒有網絡的基礎建設,怎么可能做起來?所有人都這么講,但我堅信中國一定會實現在線交易。中國要搞電子商務,缺少了誠信體系、市場體系、支付體系、搜索工具和軟件,怎么辦?那就將它們建起來。
創業者如果等到所有條件都具備了才開始做,機會早就不是你的了。好事情放在眼前,憑什么別人不做,讓你做,你比別人勤奮嗎?對于阿里巴巴來說,就建立了這七家公司,完全是因為中國缺少這些公司。
【本文節選自紅旗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馬云內部講話:相信明天》(修訂本)】
看了馬云的這些經典講話,你是否對自身到底具不具備創業的思維和素質有了更深的認識?當下很多年輕人的銳氣已經被磨平,把“你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你要去適應它”當成了人生哲學,其實,馬云當時在缺少了誠信體系、市場體系、支付體系、搜索工具和軟件的中國,決定去做阿里巴巴,決定將這些缺少的東西建立起來,才體現了年輕人該有的銳氣。創業者要在尊重客觀世界規則性和局限性的同時,深深明白事在人為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