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新網的報道,有美國媒體稱,富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是因為他們的腦容量更大。
富人的孩子真的更聰明嗎?
根據《心理科學》期刊20日公布的研究成果指出,核磁共振掃描的結果顯示,富家子女的大腦中,與學習有關的皮層組織更厚,視覺和知識儲存的腦組織結構,也比窮人家的孩子發育得更好。
這種研究并不新鮮。因為富裕家庭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成功,因此容易讓人們猜想:是不是“富一代”的好用的腦子會和其財富一樣,都能“傳給”下一代?
這份研究和以前對富家子弟大腦發育的研究不一樣。但這次研究人員是第一次把大腦發育的不同與考試分數相結合的研究。麻省理工學院的認知教授加布里利表示,貧富差距不但體現在考試分數上,而且還在兒童的大腦組織上。研究是對58名12和13歲的學齡兒童的大腦進行掃描與分析,其中23人來自貧窮家庭,在學校吃免費午餐。
研究人員掃描了兒童大腦中主掌思維、語言、感官知覺和運動指令的區域,并比較他們的學習成績,結果發現,他們腦中的顳葉和枕葉的皮層厚度不一樣。而顳葉和枕葉的發育程度,對人的視覺和知識儲存發揮重要作用,而兒童大腦的顳葉和枕葉厚度的差異,與他們的考試成績和家庭收入密切相關,大腦差異導致富人和窮人孩子的分數相差44% 。
但在富人和窮人孩子的大腦解剖上,則沒有發現顯著差異,連接大腦不同區域的神經系統,以及大腦皮層的表面,也都沒有不同。研究人員指出,富人和窮家孩子的大腦結構差異并非一成不變。有明顯的證據表明,大腦的可塑性很強,可能因為受到更多的教育而改變。
其實,家庭的教育才是主導因素。根據相關的科學研究,智力開發和腦力訓練活動本身就能對大腦進行“再次塑造”,也就是說,如果家庭能在小孩成長的過程中有充分的時間、精力、資源來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和培養,這種大腦上的“優勢”是可以被人為造就出來的。
另外,富人的圈子本身也就充斥著成功人士,這對孩子的眼界、談吐、理解能力的發展也大有幫助??梢哉f,如果真的有起跑線的話,就算不考慮財富因素,富孩子的起跑線也確實更靠前。